正在加载中...
| 我的购物车 | 我的订单 | 会员商务中心 | 联系我们
 资讯分类:国内动态 | 国际动态 | 养殖行业 | 毛皮辅料 | 裘皮行业 | 国内政策 | 国际政策 | 拍卖会信息 | 会展信息 | 养殖会议 | 交易会信息 | 本站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>> 疾病防控 >> 正文  

特种经济动物貉子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

来源:网络来源 时间:2014-09-25 15:33:00 作者:网络来源 点击: 今日评论:
    近年来,貉子养殖呈现上升趋势,但是由于部分饲养者缺乏饲养管理技术,致使貉子疾病

发生,养殖效益低。貉子常出现的疾病以及诊断治疗技术如下:
  
  1、感冒
 
     由于气温突变、长途运输、贼风侵袭、营养不良、体力下降和因素引发。
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、两眼流泪、鼻镜干燥,有时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水样
鼻涕。治疗方法:定痛定1.0毫升、青霉素50万单位、复合维生素B2毫升,办肉
注射于大腿内侧肌肉丰厚处,一日2次,连注2—3天,同时加喂饮水次数。
 
  2、肺炎
 
   肺炎多源于感冒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继发,其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,呼吸急
促,有时咳嗽,鼻镜干燥,拒食,发展到肺炎,其中有人为管理不当、责任心不
强等因素,治疗时加大青霉素剂量至60万单位,同时增加链霉素40万单位,但要
注意体形大小和体重,安痛定2毫升,采食不正常可再加注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
B各2毫升,一日2次,连续3—5天。
 
  3、胃肠炎
 
   胃肠炎分为卡他性胃肠炎和出血性胃肠炎。卡他性胃肠炎多因管理不当、卫
生条件不好、饲料变质引起,病貉两眼无光、食欲减退、弓腰蜷腹,个别出现呕
吐,排便呈白色蛋清样或黄、绿色胶冻样,肛门尾根被稀便污染;出血性胃肠炎
多由某种传染病如巴氏杆菌、副伤寒、黄脂肪病、犬瘟热和继发,原发性较少见
,其表现除上述特征外,明显症状是粪便带血,有时呈沥青状,完全拒食,有轻
度痉挛、昏迷。卡他性胃肠炎治疗不彻底病情加重是出血性胃肠炎的主要诱因。
治疗方法两者相似,只是剂量、药物略有区别,如果早期发现,病貉没有拒食,
可将乳酶生片2片、鞣酸蛋2片、痢特灵2片,研碎混匀,混入食内,一日2次,连
喂2—3天。如果病兽拒食,不能口服,只好改用针剂,肌肉注射氯霉素2毫升或
庆大霉素2毫升、安痛定2毫升、地塞省米松2毫升,混合后一次注射,一日2次,
连注3—5天。
 
  4、胃肠膨胀
 
     主要诱因是饮食不卫生,吃变质饲料或经加热处理的活菌酵母,刚分窝的
仔兽至幼年兽发病较多,青年兽和成龄兽少见,其表现症状是患兽腹围明显加大
,叩之有鼓音。本病以防 为主,平时多喂仔兽和幼兽易消化的饲料,可在料内
加酵母和乳酶生各0.5—1克,土霉素1—2克,能起到预防作用。
  
   5、红爪病
 
     红爪病是貉、狸等新生仔兽的共患症,其表现是新生仔兽四肢、趾间破溃
,充血、皮肤呈紫红色,仔兽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吱叫声,在产箱内乱爬,个别关
节变粗,吮乳能力弱,10日龄以内仔兽多患,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死亡。治疗办法
简单易行,除母兽妊娠期间日粮中应给全价饲料,补新鲜绿叶蔬菜外,在母兽临
产前10天加喂维生素C4片,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。仔兽自身出生后可滴喂维生素
C液,每日2次,每次5—10滴,给母兽肌肉注维生素C液1—2毫升,值得注意的是
饲养员在处理仔兽时将母兽挡在产箱外,偷偷地将仔(患兽)取出,滴完维生素
 
C液后,其仔已产生异味,这时一定要用产箱内的垫草、貉绒往仔兽身上涂味数
次,笼下的尿也可,这样可以将母兽身上的气味重新涂到他兽身上,使母貉闻不
到异味,否则母貉拒绝给仔兽喂乳,甚至奖其咬死。
 
  6、犬瘟热
 
   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呈暴发性流行和散发性流行,任何
季节均可发病。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犬、貉、狐、狼、豺和鼬科动物的鼬、貂、
狸、獾及浣熊、小熊猫等均可感染,自然发病的死亡率高达90%以上,人和其他
家畜对本病天然易感受,是毛皮动物的天敌,故应引起高度重视,患本病的水、
狗、猫、鼠和其他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,被其污染的水、工具、工作服、病兽的
分泌物、排泄物、病兽与健康兽接触等都是传播途径。目前我国对犬瘟热的防治
已达到世界管理水平,疫苗的有效率已达到100%,因此只要做好防疫工作出了,
 
毁灭性的死亡是不会发生的。该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由犬瘟热病毒对上皮细胞有
特殊的亲和作用,因而病变分布非常广泛,病兽均表现发热、眼、鼻、呼吸道和
消化道粘膜卡他性炎症,中后期除表现拒食、呕吐、恶臭下痢(水样血便)外,
往往出现眼鼻内流出浆液性、粘液性、脓性分泌物和神经系统的病状,惊厥、
 
叫、昏迷、抽搐、四肢瘫痪等。急性型体温超过40C,超急性型口吐白沫,数分
钟撞笼死亡,慢性型更为可怕的是病程长,传播广,2—4周才被发现,给养殖户
造成也相对较大。当被确诊为犬瘟热疫苗,以形成被动免疫,皮下注射血清20毫
升或马血清20——30毫升,早期可得到效果,同时对症治疗,亦可挽回损失。
 
  7、病毒性肠炎
 
      病毒为细小病毒,其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,粪便呈黄灰白色、黄灰绿色水
样,恶臭氧,后期多呈煤焦油状,早期鼻干,拒食,高热,后期尿粘稠茶色,瘦
衰竭、麻痹痉挛而死,腹部胀大,口鼻流淡红色血水,个别病兽由于病毒侵袭心
脏,往往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,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,但在流行过程中可应用
抗生素防止并发症,肌注庆大霉素4—6万单位,皮下多点滴注葡萄糖(10%含量
)50—80毫升、维生素B1,维生素C各2毫升,对腹泻脱水严重者也有治疗补充作
用。该病还是以防为主,接种疫苗时间、方法、剂量与犬瘟热相同。
 
   8、幼貉佝偻病
 
  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、钙和磷,或钙磷比例失调。病貉多呈蛙样姿
势摇摆爬行,骨质松软,个体发育较正常幼貉慢,形成僵貉。防治是及时改变料
结构,增加维生素D,合理搭配钙和磷。尽量让幼貉多晒太阳。症状严重的幼貉
可肌注“维丁胶性钙”,每次0.5毫升,每隔2天一次,连续5次即可。
 
  9、黄脂病(脂肪织炎)
 
  由于食物中含有过多的酸败的非饱和脂肪酸引起。病貉可发生突然死亡,或在
死前见轻度运动障碍。剖检变化为内脏脂肪因含抗酸性色素而变黄,并有水肿发
生。防治是立即停止饲喂含腐败脂肪的饲料和合理保存饲料,并连续两周在饲料
中混入稳定的维生素E(每貉2~4毫克),对患病的幼貉则连续5天注射10~15毫克
维生素E。
 
      10、貉自咬症
 
    特种经济动物自咬症包括水貂、狐狸,貉子的自咬症,是人工养殖多年来常见
的一种损耗性疾病。有的称是营养病,有的说是遗传病。本病发生的原因有:  (1)、环境温度影响:大环境是气候变化,小环境是舍内阴阳面的温度,狐是昼伏
多夜出多的野生穴居动物,湿度大通风性又差而人工笼舍饲养离地面高,环境干燥
不良,防晒设施不完全,虽有的加防晒网,但质量差也不如穴居温度低,还有严重噪
音影响,扰乱了正常生物钟防御机能,或是说部分生物机能,就易发生此病。
 
 (2)、营养缺乏:真蛋白少,维生素少,微量元素少,全价饲料是以70%的杂鱼为
主要饲料,比野生狐自己采食蛙鼠蛇要差得,近几年来也一直有主张不喂肉类食物
一样养狐的报道。分别饲喂可看出,只用配合饲料而未掺入动物肉或油的饲养法,
 
自咬症发病的数量就多。
 
 (3)、脂肪少:从发病时间、生长规律看,脂肪少是其中的主要方面。自断奶到
幼狐长 到1.5公斤~2公斤的时期,正是夏秋气温高季节,能量饲料需要消耗大,而
多数配合料无油脂,缺乏适口性,缺乏脂溶性维生素,皮毛就缺乏亮光。
 
   11、貉缺硒症
 
   缺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。一般是缺硒的地质环境引起人、畜缺硒,尤其是在
秋雨多的年份,地表土壤中的硒随雨水流失,以草食为主或杂食动物,很难从植
物中获得足够的硒,而引起硒的缺乏症。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地带均为缺硒
地区,尤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四川凉山最为缺乏。缺硒动物机体器官组织中硒
浓度下降,实际生产条件下,可出现肝坏死,或与肌肉营养不良、桑葚心、白病
同时出现,临床上各种动物会有不同表现,共同的都是生产力下降、产仔数减少
、不孕、运动障碍,哺乳动物表现胎衣不下等。在缺硒地区饲养动物要注意补硒
。貉属杂食动物,在人工饲养条件下,其日粮中植物性饲料占有大部分比例。黑
龙江省养貉较多,植物性饲料都是当地(贫硒地区)所产。所以日粮中必须适当
填加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。
 
 (1)、该病临床表现为:病初无明显症状,常被忽视,随着时间的延长,数十
日后,由于长期缺乏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,精神沉郁,喜卧,后肢活动不灵活
。腰背弓起,行走困难。强迫运动时,两前肢跪下,后肢拖地匍匐前行,有时呈
犬坐姿势。由于长时间营养不良,致使身体衰弱,直至衰竭死亡。本病多发生在
幼貉迅速生长期,如在妊娠期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硒,仔貉出生后不会吮乳(木
舌症)而死亡。
 
 (2)、剖检变化:
 
   骨骼肌和心肌变性,骨骼肌干燥、色淡、混浊,切面粗糙不平,有凹陷,有
坏死灶,呈淡黄色或白色,背最长肌、臀部后肢肌肉表现更明显。心肌脂肪减
 
少,色泽变淡,混浊,缺乏光泽,心室扩张,心壁变薄、柔软。仔兽舌苔白。
 
(3)、防治措施 :要喂全价日粮,自配料要注意补硒和维生素E,预防该病的
发生。
(4)、治疗方法:首先补硒,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 0.1 %的亚硒酸钠溶。
 
(5) 月龄以下的治疗量:肌肉注射 1.1mg ,口服 2.0mg ;预防量:肌肉注射 
1.0ml ,口服为 1.5ml 。在补硒的同时,每只每天肌肉或皮下注射 5.0 10.0mg 
 
的维生素E溶液,会增强治疗效果。由于亚硒酸钠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,因
此使用量特别慎重。也可用市售的亚硒酸钠——维生素E注射液,在使用时一定
要遵照说明,或依其亚硒酸钠的含量计算好每次用量后再使用,避免引起硒中毒
。各种动物长期摄入5 ~ 10mg / kg 饲料硒可产生慢性中毒,其表现是消瘦贪
血、关节强直、脱蹄(甲、爪)、脱毛和影响繁殖等。1次摄入 500 ~ 1000mg 
/ kg 饲料硒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中毒,轻者盲目蹒跚运动,重者死亡。
 
新闻评论
正在加载评论列表...
评论表单加载中...
  相关阅读
. 步入夏季兔病频发 肉兔养殖需严防
. 夏季如何养好幼兔
.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。
. 第十八届“真皮标志杯”中国国际箱包皮具设计大赛评选结果发布
. 2018年皮革行业产品进出口关税新动态
. 初秋养貉注意事项
. 第八届全国毛皮产业联席会议暨 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和毛皮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及对外贸
.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进代——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海宁:无中生有 打造皮革时尚之都
. 第八届全国毛皮产业联席会在乌兰察布圆满落幕
. 国际动物福利(水貂/狐/貉)示范场工作会议在丹东召开
 
 
·免责声明:中国皮毛信息网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,所有信息仅供参考。如想了解更多资讯请联系我们 0317-5090366 ;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联系我们。
 
 
 最新新闻
 
 热点新闻
 
 专家问答
   
 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建设 | 广告服务 | 会员服务 | 隐私声明
服务:0317-5090366    市场:0317-5099560    邮编:062350    冀ICP备 13002310号-2
Copyright ©2000-2015   fur.com.cn.   All Rights Reserved